七十乘七与九一一

讲道时间: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一日 证道经文:马太福音 18:21-35,创世记 50:15-21,罗马书 12:9-21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今天是九一一事件十周年纪念日。电视、互联网上的许多音像和报道,再一次把人们从自我为中心的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带回到十年前震惊人心的时刻。时间好像被凝结住,人们再一次经历心灵的探索。我们与受难者一起,再一次面对死亡的抉择;伤心、愤怒、复仇之心犹然而生。虽然十年前教会就有要饶恕敌人的声音;但美国作为整个国家面对恐怖分子犯下的滔天罪恶的回答是复仇、是战争。十年后的今天正巧是星期天主日,教会年历指定的经文是饶恕的主题。自然,“要不要饶恕像九一一恐怖分子这样的仇敌”便成为今天许多教会,许多人讨论的话题。照理说,美国作为有基督教文化的国家,饶恕又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美德,人们应该重视饶恕,尊重饶恕人的人。然而,许多人认为“我们永远不能饶恕恐怖分子”;因为九一一就发生在我们周围,受难者就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事。“饶恕说起来容易,真正轮到你自己就不一样了。”另外一些受基督教文化影响深的人则认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饶恕。”于是,许多人非常佩服Amish阿米什人的饶恕。这是发生在九一一事件五年后2006年的秋天,一个人在宾州的阿米什人的学校枪杀了十个六至十三岁的小女孩。很快,事发后的几个小时之内,阿米什人就来到杀人犯的家中,安慰杀人犯的妻子,表明他们完全饶恕她丈夫的行为,对他和他的家人不怀任何恶意。不过,许多人对他们的饶恕提出质疑说“这么快就饶恕是好事吗?还没有经历必要的痛苦和愤怒的宣泄就饶恕是健康的吗?”“连杀人犯的妻子都无法饶恕她的丈夫,他们怎么这么快就饶恕他了呢?”于是,有人怀疑阿米什人饶恕的真诚性。他们真从心里饶恕他了吗?在根据这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阿米什人的恩典》中,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这样哭喊着说“上帝命令我必须饶恕。我也必须饶恕;因为我不能使我的心变成爱与恨的战场!” 人们通常喜欢从道德律法和心理健康这两方面来看待饶恕的问题。当今社会最普遍的看法是饶恕有益于你的健康。现代科学发现选择饶恕会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身心更加健康。相反选择仇恨,会使人更加紧张疲惫,引起头疼、背疼,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许多人为了使自己能从新开始正常的生活想尽一切方法忘记复仇的事情,常常自己对自己说“不饶恕,又能怎样呢?不是还要生活下去吗?”然而痛苦的回忆,一次再一次挑起仇恨的怒火。你有没有喜欢记仇,别人得罪你的事总是忘不掉。仇恨禁锢住你使你没有自由。打个比方:这就像非洲土著人设置笼子,里面放上诱饵来抓猴子。这个诱饵可以是食物或任何猴子想要的东西。猴子被引诱到笼子那里,但它们通常太聪明了以至于不会走进笼子里面去。于是,它们的爪子从笼子的缝隙中穿过,抓住诱饵,然后试图拿出来。因为诱饵比缝隙大,它们一走开,东西就又掉在笼子里了。但是,猴子们拒绝离开,一直在那里又踢又喊,不断拿起那个诱饵,然后又掉下。实际上它们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没有自由,因为他们拒绝放弃那诱饵。 放弃仇恨,实在是太难了。律法主义的宗教人士,虽然表面上能饶恕,但心里仍然无法放下这个包袱,就像电影阿米什人的恩典中描述的那样。因为律法的本质特点是追求公平公义。饶恕会在一个追求公平的心中打破平衡,所以以律法为本的心很难真正平静下来。追求公平,要摆平这件事,摆平这个人;正是复仇的精髓,是世人冷酷的逻辑思路。这就是为什么这世界可以有正义战争。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爱与恩典的世界,而是罪恶与律法的世界。一个国家有责任在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中,以武力执行律法,保护她的人民。今天书信经文罗马书中说,政府“不是空空的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当记者问统率 “沙漠风暴”的Schwarzkopf将军,他要不要饶恕那些私藏911恐怖分子的人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名言:“饶恕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的工作是安排军事会议。” 对世人来说,从心里真正饶恕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经文中,彼得问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七次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数字“七”代表完美充足。饶恕七次就像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人常常欺负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说“够了,到此为止,这太过分了。”然而,主耶稣的回答使我们相形见绌,哑口无言:“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主耶稣的意思也不是七十乘七,四百九十次;而是无限制地饶恕,根本不计别人的恶。“这怎么可能呢?我或任何人怎能做到呢?”主耶稣知道他的教导对人来说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他为什么紧接着告诉我们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教导我们一个崭新的关于饶恕的思路构架;让我们知道上帝的饶恕是如何从他自己流到邪恶受诅咒的罪人,然后再流到其他人身上的。 这个比喻分成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一个王,也被称为主人,怜悯赦免了一个无望还债的仆人。第二个场景是这个被赦免饶恕的仆人却拒绝饶恕他的一个同伴。第三个场景是主人非常愤怒,收回他的赦免,重重地刑罚这个仆人。前两个场景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起初,讨债的人都想要惩罚欠债的人。欠债还钱;公平合理、天经地义。然后,两个欠债的作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乞求:『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区别。首先,第一个场景发生在主人与一个仆人之间;反映上帝如何怜悯饶恕我们每个人的罪。第二个场景发生在两个仆人同伴之间;反映一个罪人如何不饶恕别人。明显的差别是两个欠债的数目差别很大;第一个仆人欠一千万两银子,数目大到他根本无法偿还(有点像如今侵吞挥霍几十亿美元国家资财的最大贪污犯);第二个仆人欠第一个仆人十两银子,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与第一个仆人欠主人的数目相比,微乎其微。另一个不同是他们看上去一样的回答中有一个不起眼儿的词不同。那欠主人钱的仆人在根本无法还清债务的时候;居然夸口说“将来我都要还清”,比他同伴的回答多了一个“都”字。这不仅反映出人的骄傲不自量力,更反映出人不知道自己罪恶的深重。出乎人预料的是,主人动了慈心,竟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灾难性的债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仆人一出来就掐住他同伴的脖子,要他还债。在他的同伴做了同样的乞求后依然不肯饶恕,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第三个场景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主人知道后大怒对那个恶仆说“我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这个“像”字很关键。主人希望他的怜悯能从他流到罪人身上,然后再从一个罪人流到他同伴罪人的身上。那恶仆最后的命运反映出他先前骄傲自负的请求,就是“将来我都要还清”的请求得到公平回应。现在主人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公义的审判。 为什么那个恶仆不能饶恕呢?像我们前面说的,当谈到赦免饶恕敌人的时候,人们喜欢提到公平,法律,审判;认为饶恕不够公平正义。这正是那恶仆的思路构架。当他面对他同伴欠他的债务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他的主人对他慷慨的赦免;因为在他狭隘孤立的思路框架中,他只看到他自己所受到的损失。对他来说,十两银子损失很大,他完全忘记了他自己一千万两银子的债已被赦免了。当我们大谈特谈公平公义,要复仇摆平我们的敌人的时候;我们忘记了上帝,忘记我们欠上帝的比起别人欠我们的要多得多。这是人的思路;那么,主耶稣要让我们看到的思路构架是什么呢?很明显,他要我们看到,我们已经被赦免,已经从无法测度、深重的罪孽中被释放出来;就像那个仆人,按照律法来说,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再乘上十倍也还是不够的。完全是由于上帝的怜悯,这令人吃惊的慷慨与恩典才降临在我们身上。只有当我们看到自己罪孽深重的时候,我们才能对自己说“难道我不应当怜恤我的同伴,像上帝怜恤我吗?”那么,我们的罪孽到底有多深重呢?我们到底欠上帝多少罪债呢?我们只要看一看主耶稣的十字架就知道了。主耶稣救赎我们脱离罪恶,替我们还清罪债;不是用金子,不是用银子,而是用他宝贵的鲜血,和痛苦羞辱的死亡。 在纪念九一一十周年的今天,我们讨论饶恕的问题。主耶稣要我们饶恕七十个七次。如果我们从人的思路,律法的角度考虑;无论表面上能不能饶恕,从心里完全饶恕确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人和律法思路只知道公平和公义,而饶恕正是要打破这个公平。然而,今天主耶稣用这个比喻让我们看到上帝的思路框架。在这个思路框架中,饶恕不仅是可能而且是事实。上帝希望你能怜恤你的同伴,就想像上帝怜恤你一样。因为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已经把你无力偿还的罪债完全赦免饶恕了。

Read more